【聲明:回應 #理財館長】
針對此活動連結,本人做以下回覆→https://reurl.cc/lRzxWl
《前言》
我出書後,出版社與許多理財網紅接洽合作,我從不介入,理財館長是誰,我不知道,也不認識,應該無冤無仇?
由於,理財館長對我的書的內容斷章取義、惡意扭曲之疑慮,我必須擬聲明回覆。
另外要說明的是,我是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,也覺得這樣的澄清,反而有利於打書,所以決定寫下這篇聲明。
《理財館長說:整本書多少有些行銷自己的意味》
1.請問,哪一本書的作者,不是在行銷自己。
2.你免費拿我的書,貶低作者,不也是一種行銷自己。
《理財館長說:過於節省心態,不該在目標達成前犧牲一切過程》
1.我的書是這樣教的嗎?我的書中有提到,「理財是該有壓力,但不該壓得讓人喘不過氣」。理財專家艾爾文也說過:想過別人想過的生活,就先過別人不想過的生活。
2.我在書中有說要犧牲一切嗎?我只說,把一切的休閒娛樂,盡量用不花錢的方式去處理(例如健身房改爬山)。我書中也有提,縱然我很省,也不可能毫無休閒娛樂。
3.我是不是太過over節省?這只是一種「比較」的概念,如果拿我的省錢絕技,跟不敗日劇裡的《阿信》相比,我還差得很遠,我一點也不夠節省。
4.何況,本書精神之一是:省錢hen好玩,把存錢當有趣,也就是說,既然我把吃苦當吃補,又怎麼會覺得是一種犧牲呢?
理財館長若要速讀,我沒意見,但還是麻煩還是把書看仔細、確定有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之後,再下評論。
《理財館長說:作者因為負債又不懂投資還買儲蓄險才淪落辛苦的生活》
1.免費拿人家的書,有必要用「淪落」這種字眼來形容作者嗎?
2.我把過去的錯誤方式坦承告訴讀者,提醒讀者別重蹈覆轍,難道我不夠勇敢嗎?我負債百萬換取寶貴經驗並且寫成書,不夠正能量嗎?
《補充說明:財經專家對儲蓄險的迷思》
儲蓄險在多數財經專家眼裡是不好的投資工具,但我有不同的見解,也寫在書裡。
1.因為人性害怕「失去」大於「得到」。研究顯示,損失10塊錢的痛苦是得到10塊錢的喜悅的兩倍感受。
2.儲蓄險的「長期、強迫」功能,讓我將「節儉」修練成「習慣」,這是無法理財專家無法量化的部分。
《結語》
在言論自由的社會裡,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讀後感,不論是好的,還是壞的,作者都應虛心接受,畢竟理財觀也有不同門派,不同專家,會有不同甚至矛盾的建議,我都可以理解,但絕對不包含扭曲、刻意誤解。
何況,理財館長並非花錢買書,而是答應跟出版社合作、免費取得本書,按禮貌,若有「部份不認同」之處,也該針對「部份認同」之處來推,我書中24招約6萬字,理財館長僅拿書封的折口之作者簡介便妄下評斷,明顯有失公允!
像這種心不甘、情不願地推薦書的態度,相信,讓日後其他欲洽談合作的廠商,必然望之卻步。
省出一棟房 作者/陳泰源 筆